• 1
  • 1
  • 1
  • 1
  • 1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中的统一战线智慧和艺术(一)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点击:[]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1956年4月,他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强调:“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毛泽东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视为三大法宝,统一战线这个概念在毛泽东著作当中使用非常频繁。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是政治家诗人,毛泽东诗词无疑也闪耀着他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光芒。解读毛泽东诗词,能够从中感悟出毛泽东统一战线基本方略的智慧与艺术。

唤起工农千百万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旧中国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毛泽东出身农民,一生关注农民问题。“谁赢得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是农民,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最稳固的阶级基础。他对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历代社会精英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去反抗武装的反革命,他得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毅然发动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创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从此工农阶级有了为自己打天下的工农子弟兵。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引兵井冈,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他不断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让“耕者有其田”。毛泽东始终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看作是真正的英雄,致力于动员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枯木朽株齐努力”。毛泽东坚信广大农民群众一旦觉醒并汇入中国革命的历史潮流,将凝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团结抗日出师表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经过十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同时派出代表到延安南部的黄陵县,祭奠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圣陵。颇有戏剧性的是,共产党代表林伯渠曾为国民党早期党员,而国民党派出的代表邵力子曾为共产党早期党员。毛泽东十分重视这次祭陵活动,专门起草了一篇精妙古雅的《四言诗·祭黄陵文》。痛陈“强邻灭德”“琉台不守”“人执笞绳,我为奴辱”“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民族危亡,表明共产党人“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北上抗日,表达“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坚强决心。“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祭文抒发了中国人民重振民族雄风的共同心声,堪称是中华民族誓死抗日的“出师表”。

1937年2月,《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到西安和延安采访,和毛泽东有过深入接触。3月29日,毛泽东致信范长江,请他设法发表这篇祭文。毛泽东比范长江大16岁,却在信中谦称自己为“弟”,足可见对范长江的尊敬。《大公报》是国内非官方的最大媒体,毛泽东希望借此宣传共产党的联合抗日的主张。然而,《大公报》地处国统区,未能刊发此文。4月6日,还是延安《新中华报》的消息《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典礼》披露了这篇祭文。

纤笔一枝谁与似

1936年9月,因从事革命文学活动遭国民党囚禁了三年之久的丁玲,经过中共党组织的多方营救,终于逃离南京。她秘密经上海、北平、西安,11月抵达陕北保安,来到了她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一座大窑洞里设宴欢迎她,表达对知识分子追求光明、追求理想、愿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极大赞许。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出席,席间有文艺表演,气氛十分热烈。一时间,一大批有志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中华优秀儿女纷至沓来。

随后,丁玲被分配到陇东前线的总政治部工作。1936年12月,毛泽东以电报形式写了《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1937年春,丁玲陪史沫特莱从前线回到延安,毛泽东又当场将这首词写下来赠给丁玲。丁玲一直活跃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发起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领导西北战地服务团,倡导并坚持“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的正确方向。她主编的《战地丛书》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她的“纤笔一枝”,胜似“三千毛瑟精兵”。

(来源:《中国政协》)

上一条:从毛泽东诗词感悟伟人家风(一) 下一条:毛泽东诗词中的统一战线智慧和艺术(二)

关闭

新城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邮编:010051

金川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工业园区 邮编:010080

准格尔校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 邮编:010321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 © 2019 imut.edu.cn
  • 蒙ICP备050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