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
  • 1
  • 1
  • 1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5年 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点击:[]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5

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


按照《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第42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民委发〔20254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党委《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学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以做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培育,全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为目标,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活动月主题

融铸北疆、齐心向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二、活动内容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展集中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以“十二个必须”为核心要义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阐释“四个必然要求”、“四对重大关系”、“四个与共”、“五个共同”、“五个认同”等深刻内涵,引导各族师生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用感染力更强的历史故事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通过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牢牢铭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二)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坚持师生主体地位,突出群众参与,侧重基层,发挥好“红石榴”宣讲团、“法治护航”师生宣讲团、“工大青马”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等宣讲载体,深入单位部门、学生社区、附属小学等地开展理论宣讲,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用好各级媒体资源,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多声部宣传矩阵,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着力营造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宣传教育活动,深化“一进一品牌”“一进一亮点”创新实践,不断夯实大统战格局的思想基础。注重“工耀北疆”品牌建设,打造“石榴籽”主题文化广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主题文化墙,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等活动。面向各族青年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新生入学教育以及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等,广泛促进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

(三)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面向各族青年师生开展“榜样的力量”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分享会,讲好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事迹。坚持“讲身边人、身边事”的原则,举办“工耀北疆·石榴红”先进事迹活动,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我校各民族师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感人事迹,展现各族干部师生齐心协力建工大的良好精神面貌。

(四)分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互嵌融合实践活动。联建联创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域合力,深入开展“融在北疆”促进各族师生互嵌发展品牌建设行动。在社区要坚持统筹推进构建学生社区互嵌发展工作体系,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节日一起过”、“中华民族一家亲”、经典诵读、书画摄影、非遗体验等主题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在教室要用好各类育人资源,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教材。在场馆要发挥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培育)基地育人作用,在内蒙古传统建筑博物馆、服装服饰作品展厅、“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校园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建设重要内容,广泛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实践教育活动。在边疆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安边培根铸魂活动,强化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基层行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深入开展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科技赋能”进企业实践活动等,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注重部门协同,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注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政治责任,切实把活动月工作抓好抓细,确保活动月进展顺利、精简高效。

(二)创新方式方法。强化“融”的理念,充分统筹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全力打造学校“工耀北疆·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以“抓创建、树品牌、作示范”为牵引,要注重活动的示范效果,注重师生的参与热情,精心打造吸引力、感召力、辐射力强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品牌。

(三)深化活动成效。各单位各部门要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主流媒体、新媒体优势,形成矩阵大力宣传报道开展活动月情况,积极挖掘亮点工作和典型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应用,结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活动月工作长效机制。


附件: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清单



附件:

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清单

类别

项目

内容

责任单位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1.开展集中学习

通过集中学习、现场教学、学习讨论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以“十二个必须”为核心要义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宣传部、统战部,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2.组织研究阐释

深入阐释“四个必然要求”、“四对重大关系”、“四个与共”、“五个共同”、“五个认同”等深刻内涵,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

统战部、通识教育学院

3.思政课集体备课

组织参加全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开展与兄弟院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好学院层面集体备课活动。

宣传部、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4.举办专题宣讲

组织“红石榴”宣讲团、“法治护航”师生宣讲团、“五老”宣讲团,深入单位部门、学生社区等地以“工耀北疆·石榴红”为主题开展宣讲,“工大青马”宣讲团深入附属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校园   共育小小石榴籽”主题宣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校团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5.开展宣传教育

持续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品牌活动。举办“同心讲堂”,做好党外人士代表宣传教育活动。

统战部,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以“工耀北疆·石榴红”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新生入学教育等促进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宣传活动。

组织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开展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通识教育学院

在学校网站、新媒体平台和电子屏同步展示主题宣传海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专栏建设,强化校内外媒体宣传,推出系列宣传报道,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宣传部、统战部,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石榴籽”主题文化广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主题文化墙,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等活动。

统战部、宣传部、后勤管理处,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三、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7.开展“榜样的力量”故事分享

面向各族青年师生开展“榜样的力量”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故事分享会。

统战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8.开展齐心协力建工大宣传活动

举办“工耀北疆·石榴红”先进事迹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我校各民族师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感人事迹,展现各族干部师生齐心协力建工大的良好精神面貌。

统战部、宣传部,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四、分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互嵌融合实践活动

9.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实践教育活动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建设重要内容,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实践教育活动。

组织部、宣传部,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10.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

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教材。

教务处、研究生院,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11.深化互嵌式社区建设

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节日一起过”、“中华民族一家亲”、经典诵读、书画摄影、非遗体验等主题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手足相亲、情感相通,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学生工作部、校工会,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12.实施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安边培根铸魂活动

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基层行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深入开展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科技赋能”进企业实践活动等。

科研处、成果转化与产业处、后勤管理处、统战部,各院处级党委、党总支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政办公室      2025910日制发


下一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补考安排

关闭

新城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邮编:010051

金川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工业园区 邮编:010080

准格尔校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 邮编:010321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 © 2019 imut.edu.cn
    • 蒙ICP备050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