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毛泽东毕生上下求索。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人民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毛泽东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他不仅致力于改造中国社会,也致力于重整祖国河山和民族的振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毛泽东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和对中国革命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戎马倥偬时期,有感于昆仑山“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水患祸害中国,他要倚天抽剑把昆仑山裁为三截,从而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远大理想,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和能力。
旧中国是一个水患严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民生福祉,毛泽东下决心治理水患。他多次实地考察长江水情,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表示欣慰,同时畅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对治理开发长江、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划进行了诗情画意的描绘。毛泽东的豪情宏愿变成了现实。“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一声“殊”的惊叹,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造福接续奋斗的生动诠释。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对于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他强调,“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样中国才能摆脱在世界上被动的局面,人民才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也才有可能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他的推动下,我国工业化进程得到长足发展。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到拥有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用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这是毛泽东人民群众观在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生动体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抒发了中国人民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的豪情壮志,当年的浪漫想象如今变成了美好的现实。中华民族在逐梦苍穹的新征程上“谈笑凯歌还”。
(来源:《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