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
  • 1
  • 1
  • 1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中的本真情趣(二)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点击:[]

移情山水寻常事

“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为江海客”。毛泽东对名山大川心驰神往,正如他在《讲堂录》中所说:“游之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览众山小;泛黄渤之海,启瞬江湖失。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人生中,无论是前期的戎马生涯,还是后期的政务考察,毛泽东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游历经历,称他为“漫游家”并不为过。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毛泽东吟咏山水的作品很多,人们看重其历史背景和政治寓意,往往淡化了毛泽东爱山乐水的情趣本身。比如,人们赏析《水调歌头·游泳》时,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看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通过“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看到毛泽东改造山河的伟大构想,而“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种游泳体验带给毛泽东的轻松闲适与惬意畅快,并未受到足够重视,这显然有违毛泽东以“游泳”为题专门赋诗的本意。

辛弃疾有一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多次到杭州,工作之余,也会寄情山水,在怡然自得中经营他的诗词“余事”。他曾写过几首纯粹的山水诗,如《七绝·五云山》《七绝·莫干山》《五律·看山》《七绝·观潮》。毛泽东陶醉于山光水色,这些作品不以思想深刻见长,只是尽情舒展明朗、舒畅、愉悦的心境。“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近似于一个观光客的自问自答。“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颇像游客的行程记录。“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偏向于钱塘观潮的现场感受和主观想象。这样的诗作,让人们真切领略到了毛泽东诗词深沉、深刻之外的清新自然、闲适飘逸。

论情论礼论诗谊

读诗、赋诗、解诗、论诗,是毛泽东的情趣爱好,也是他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诗为纽带,以诗为载体,毛泽东与诗友们共唱心曲。而毛泽东的诗交也耐人寻味,呈现出诗词“余事”的鲜明特色。毛泽东与党内同志除工作关系外,不拘礼节,很少表现出亲热。他偶尔写过《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但很少把战友、同事写入作品。他曾把《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书赠周恩来,把《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抄赠邓颖超,但他与高层领导诗词交往不多。他曾致信元帅诗人陈毅讨论诗词创作,两人诗心相通,这可算是一个特例。

毛泽东写过《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答友人》等唱和之作,他的诗友多为文化名流、党外人士以及同窗老友。毛泽东和他们之间常有诗书往来,相互唱和,切磋诗艺。毛泽东对他们敬重有加,书信称谓也很亲密,如称柳亚子为“亚子先生吾兄道席”或“亚子先生”,称黄炎培为“任之先生”,称同学周世钊为“惇元兄”或“东园兄”。收到诗友的诗作,毛泽东总是满心欢喜,复信中时常出现“诗及大示诵悉”“各信并大作均收敬悉”“信及诗收读,甚快”之类的措辞。而毛泽东把诗作寄给诗友时,态度十分诚恳,总有“乞为斧正”“录呈审正”这样的谦辞。

诗交属于私交,毛泽东论情论礼。毛泽东与柳亚子诗交最深、唱和最多,但他毕竟是旧文人,难免有些自负。1949年3月28日,他题了一首满腹牢骚的《感事呈毛主席》。毛泽东高度重视,写了《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畅叙“饮茶粤海”“索句渝州”和“还旧国”的情谊,又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坦诚委婉地批评了柳亚子,希望他为建设新中国献计献策。毛泽东对待诗友发“牢骚”,既表现了诗人的含蓄婉转,又展示了政治家的宽容大度,读来如望霁月,如沐春风。

(来源:学习时报)

上一条:毛泽东诗词中的民族血性 (一) 下一条:毛泽东诗词中的民族血性 (一)

关闭

新城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邮编:010051

金川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工业园区 邮编:010080

准格尔校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 邮编:010321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 © 2019 imut.edu.cn
  • 蒙ICP备050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