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言志:刺破青天锷未残
1934年1月,冯雪峰到了江西瑞金。他告诉毛泽东说,鲁迅在读了他创作于井冈山时期的几首词后,认为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鲁迅的评点可谓是独具慧眼,毛泽东听了不禁开怀大笑,颇有一种知遇之感。
毛泽东既刚强又威猛,他的“山大王”气概首先表现为不惧艰险、无坚不摧的大无畏精神。毛泽东坦言:“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然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纵然“路隘林深苔滑”,革命队伍依然“直指武夷山下”。“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不到长城非好汉”。别说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离天三尺三”的山再高,英勇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毅然把高山踩在脚下。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好一个“细浪”“泥丸”,红军的征服者形象瞬间跃然纸上。
山,是毛泽东不断跨越、攻坚克难的对象,又是他意欲改造、造福桑梓的对象,毛泽东的“山大王”气概,也表现为愚公移山、扭转乾坤的改造者气魄。“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昆仑山,“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毛泽东顺势诘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毛泽东关注昆仑山,实质上是忧患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一句,充分表现出主宰沉浮的伟力和自信。“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他对三截大山作出了不偏不倚的处理:“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诗人用最为雄奇豪壮的诗句表达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崇高理想,塑造了一个立足中华、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比昆仑山更加伟岸的光辉形象。
山,在毛泽东心目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具有坦荡无私、敢作敢为的崇高品质,毛泽东的“山大王”气概,还表现为山即是我、我即是山的人格形象,彰显他对人生、社会的深邃思考以及肩负历史责任的使命担当。毛泽东刻画的山,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化的自然。为了救国救民,毛泽东“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从此天涯孤旅”。山高耸入云,“刺破青天锷未残”,正如林则徐联语所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山顶天立地、一柱擎天,“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力挽狂澜精神品格的生动诠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最凸显毛泽东伟人气度的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激越奔放、奋发有为、蓬勃向上斗争精神的诗意礼赞。
以山写意:无限风光在险峰
山的形貌变幻莫测,婀娜多姿。即便是同一座山,也会因方位、视角、时节、气候、心境等不同而仪态万千。清代刘熙载《艺概》云:“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毛泽东既是叱咤风云的革命家,也是情感丰富的浪漫诗人,笔墨所到,不仅有翻山越岭的金戈铁马,有重整河山的铁臂银锄,也有兴致勃勃的登山观景,有怡然自得的抒情写意。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七绝·五云山》《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等,尽情展示了毛泽东“性本爱丘山”的文人气质。
毛泽东笔下的山遍布大江南北。从北国的“山舞银蛇”到南方的“万山红遍”;从东南的“赣水苍茫闽山碧”到西南的“乌蒙磅礴”;从西部“飞起玉龙三百万”的昆仑山到东部“远接群峰近拂堤”的五云山,再到中部的“龟蛇锁大江”,一应俱全。
毛泽东描绘的山活灵活现。“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想象奇绝。昆仑山“横空出世”,令人目眩神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设喻精妙令人拍案叫绝。毛泽东两次提到武汉的龟山与蛇山,韵味迥然有别。大革命失败时,“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动中有静,表露出“心情苍凉”;和平时期,“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静中有动,它们“阅尽人间春色”。“一山飞峙大江边”,庐山从天外“飞”来,既富生气,又颇神奇。
毛泽东吟咏的山因时而异。春山是“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夏山是“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秋山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山为“更喜岷山千里雪”。晨山是“长空雁叫霜晨月”,暮山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晴天的山是“天高云淡”,雨天的山是“雨从青野上山来”,雾天的山是“雾满龙冈千嶂暗”。
毛泽东才思敏捷,诗艺绝伦,“无山不入诗,入诗成绝唱”,山巍峨,景寥廓,意深远,营造出“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画”的绝美诗境。他钟情的山有高有低,但更陶醉于“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审美体验,因为他深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深谙“无限风光在险峰”。
(来源:学习时报)